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西安熱工院”,英文名稱為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縮寫TPRI)是我國國家級能源電力技術研發機構和科技型企業。西安熱工院設有20個專業技術部門、6個子公司以及3個分公司,現有職工1100余人。
一、基本情況
西安熱工院誕生于隸屬燃料工業部電業管理總局中心試驗所(1951-1955年)、電力工業部技術改進局(1955-1958年)和水利電力部技術改進局(1958-1964年)的部分主要專業。1965年,自北京遷址西安,建所設立西安熱工研究所(1965-1977年)。隨后,隸屬關系和名稱依次變更為水利電力部熱工研究所(1977-1988)、能源部西安熱工研究所(1988-1994)、電力工業部熱工研究院(1994-1999)、國家電力公司熱工研究院(1999-2001)、國電熱工研究院(2001-2003)。2003年,隨著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和企業重組,西安熱工院成為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控股(股比52%),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參股(股比均為12%)的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西安熱工院股權結構調整為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股比64%),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參股(股比均為12%)。
二、科研實力
西安熱工院擁有清潔低碳熱力發電系統集成及運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原電站鍋爐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清潔高效火力發電技術研發中心、煤基清潔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燃煤電站鍋爐環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依托西安熱工院設有1個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2個國家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7個電力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5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和5個電力行業歸口質量檢測中心。西安熱工院還設有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工作站,主辦了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三秦卓越科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熱力發電》。2020年西安熱工院入選“科改示范行動”,并于2021年在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國企改革專項工程中期評估中獲評為“標桿”。
西安熱工院擁有較強的科技人才隊伍,現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850余人(占71%),其中博士研究生120余人;具備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500余人(占45%),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60余人。西安熱工院擁有一批業內著名的高層次科技專家,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陜西省三秦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10余人,華能集團首席專家6人,西安熱工院首席科學家和首席專家10人。
歷年來,西安熱工院獲得國家級科研成果獎80余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50余項;擁有國內外有權專利3500余項、軟件著作權700余項;制定國際標準2項,制修訂國家標準110余項、電力行業標準450余項;出版技術專著130余部,為能源電力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業務領域
近年來,西安熱工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融入國家基礎研究創新體系和國家現代產業體系,致力于打造國家級能源電力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著力聚焦燃煤電站污染物治理、一體化節能、高靈活性發電、自主可控工控系統、電力網絡安全、智能發電、電站化學和水處理技術、高溫金屬材料、新能源、核電、儲能、燃氣輪機、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電氣等領域,積極開展科技研發、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應用。
四、對外合作
西安熱工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技術交流,承擔或參加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盟、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的技術咨詢和科技開發項目,以及德國、英國、丹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的多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在執行中德技術合作項目時,時任德國總統羅曼·赫爾佐克(Roman Herzog)于1996年11月蒞臨西安熱工院進行考察,稱譽西安熱工院為中德技術合作的典范。西安熱工院執行的中澳“潔凈煤工作組”項目被列入2007年9月中澳政府聯合聲明。時任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約翰·福布斯·克里(John Forbes Kerry)于2009年5月來華期間也蒞臨西安熱工院訪問,就有關合作項目情況和溫室氣體減排等技術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會談。西安熱工院還與法國電力公司、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韓國電力研究院、全俄熱工院、日本煤炭能源中心、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GE等世界著名的電力集團、行業組織、高科技企業以及制造廠開展技術合作和交流。作為中方委員單位,圍繞燃煤清潔低碳利用,多次參加中日聯合委員會技術交流和專項會議。2015年與韓國電力研究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電力科技、環保、人員培訓及信息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定期舉辦技術交流專題會議。2015年,美國國家公共事業委員會及能源部代表團訪問西安熱工院,就潔凈煤技術及其發展進行了交流和合作洽談。2016年美國能源部清潔煤炭辦公室訪問西安熱工院,就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與超低排放技術進行交流和洽談。2017年與全俄熱工院在污染物排放、垃圾焚燒和灰渣利用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技術交流,并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西安熱工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燃煤電站、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塞爾維亞潘切沃聯合循環燃機電站、英國門迪電池儲能等項目提供技術支持。至2021年底,西安熱工院海外業務涉及39個國家和地區,涵蓋煤電、燃機、核電、水電、光熱、儲能、生物質等領域。
五、發展前景
面向未來,西安熱工院將始終堅守科技報國的初心使命,堅定不移扛起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三強兩優”一流能源電力技術研發機構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3060”目標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